桐柏山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。
《桐柏县志》载:“淮,始于大复,潜流地中,见于阳口。”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主峰北麓的小淮井,古“四渎”之一的淮河被尊为“风水河”,全长1078公里,流经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,经河南南部,安徽中部,江苏西部注入洪泽湖,最终注入黄海。据《史记》记载:“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,始皇下诏祭祀名山大川,其川有二,曰淮曰济。”那个时期在这里就修建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、规格最高的淮渎庙,当时的房屋多达506间。之后历代帝王为赐福消灾,对淮河水神一封再封,由东渎大淮之神,封到长源公、长源王。其庙宇在历次修复中也按王公规格愈发宏伟壮观。每年初春朝廷遣臣前来祭祀淮神,在淮渎庙前文官下轿,武官下马,步行入内,一般随员则要“匍匐前进”。据统计,仅明代祭淮就达36次。清康熙御书“灵渎安澜”致祭,雍正赐书“惠济河漕”赐庙,乾隆亲书《淮源记》。淮源胜景以其独特的风光和魅力,引来诸多名人骚客到这里赏景咏叹,李白、杜甫等都曾慕游至此,明代“弘正七子”之一的何景明留下“他年淮源能相访,桐柏山中共结庐”的诗句。据不完全统计,历代文人墨客来这里赏景吟诗的不下百人,传世作品多达300多件。